低溫熱水地面輻射采暖施工工藝_空氣能取暖最好品牌
暖如家
閱讀:89
2024-08-14 23:07:00
評論:0
一、定義
1.1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以溫度不高于60℃的熱水為熱媒,在加熱管內循環(huán)流動,加熱地板,通過地面以輻射和對流的傳熱方式向室內供熱的供暖方式。
1.2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填充式地面輻射供暖:加熱管敷設在絕熱層上,需填充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后再鋪設地面面層的地面輻射供暖形式,簡稱混凝土填充式輻射供暖。
二、供暖系統(tǒng)
2.1系統(tǒng)組成:加熱管、分水器、集水器、混水裝置、輸配管、絕熱層、隔離層、填充層、伸縮縫、防潮層、面層等。
2.2低溫熱水輻射采暖的工作壓力不宜大于0.8Mpa。
低溫輻射采暖地面構造
三、材料原則
3.1加熱管與分、集水器
3.1.1熱水地暖加熱管可用交聯(lián)聚乙烯(PE-X)管、耐熱聚乙烯(PE-RT)管、鋁塑復合管、聚丁烯(PB)管、銅管等,具體由設計根據(jù)系統(tǒng)工作溫度、系統(tǒng)工作壓力、使用壽命和連接方式等因素選擇符合國家現(xiàn)行相關標準的產品。
3.1.2加熱管壁厚應按系統(tǒng)實際工作條件按系列(S)確定,并符合《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guī)程》JGJ 142—2012附錄C的要求。
3.1.3銅和不銹鋼分水器、集水器應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塑料分水器、集水器應根據(jù)廠家樣本選用。
3.2絕熱層材料
3.2.1模塑、擠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發(fā)泡水泥等絕熱層,應根據(jù)其類型、導熱系數(shù)、密度、規(guī)格、厚度及熱阻值等技術參數(shù),按國家現(xiàn)行相關標準選用。
3.2.2發(fā)泡水泥絕熱層水泥宜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等。
3.3填充層材料
3.3.1豆石混凝土填充層材料強度等級宜為C15,豆石粒徑宜為5~12mm.
3.3.2水泥砂漿填充層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
(1)應選用中粗砂水泥,且含泥量不應大于5%;
(2)宜選用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
(3)水泥砂漿體積比不應小于1:3;
(4)強度等級不應低于M10.
四、施工工藝
4.1絕熱層施工
4.1.1絕熱層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熱阻或厚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絕熱板時,絕熱層熱阻(或厚度)不應小于表3.2.4—1的數(shù)值;
4.1.2反射膜的設置:反射膜設置應由設計確定,可與絕熱層在工廠復合體加工,也可在施工現(xiàn)場鋪設。鋪設反射膜時的接縫應在10mm以上,并用透明膠將接縫貼牢,防止在施工中反射膜移位。(PS:也可采用反射膜專用膠帶,效果更好。)
4.2加熱管的敷設
4.2.1現(xiàn)場敷設的加熱管應根據(jù)房間的熱工特性和保證地表面溫度均勻的原則,考慮管材允許的最小彎曲半徑,分別采用回折型(旋轉型)或平行型(直列型)等布管方式。熱負荷明顯不均勻的房間,宜采用將高溫管段優(yōu)先布置于房間熱負荷較大的外窗或外墻側的方式。
4.2.2加熱管距離外墻內表面不得小于100mm,與內墻距離宜為200—300mm,距衛(wèi)生間墻體內表面宜為100m~150mm。
4.2.3加熱管敷設間距的安裝誤差不應大于10mm。彎曲管道時,圓弧的頂部應加以限制,并用管卡進行固定。加熱管應設固定裝置。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固定:
(1)用固定卡將加熱管直接固定在發(fā)泡水泥絕熱層或泡沫塑料類絕熱層(包括設有復合面層的絕熱板)上;
(2)用塑料扎帶(嚴禁使用鋼絲扎帶)將加熱管固定在絕熱層的鋼絲網(wǎng)格上;
(3)直接將加熱管卡在泡沫塑料類絕熱層表面的專用管架或管卡上。
4.2.4加熱管彎頭兩端宜設固定卡;加熱管固定點的間距,直管段固定點間距宜為500~700mm,彎曲管段固定點問距宜為200-300nm。
4.2.5埋設于填充層內的加熱盤管不應有接頭,在鋪設過程中管材出現(xiàn)損壞、滲漏等現(xiàn)象時,應當整根更換,不應拼接使用。
4.2.6加熱供冷管或輸配管與分水器、集水器連接應采用卡套式、卡壓式擠壓夾緊連接,連接件材料宜為銅質。銅質連接件直接與PP-R塑料管接觸的表面必須鍍鋅。
4.2.7加熱管或輸配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連接處,彎管部分不宜露出面層。加熱管或供暖板輸配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下部閥門接口之間的明裝管段,外部應加裝塑料套管或波紋管套管。套管應高出面層150mm~200mm。
4.2.8加熱管的環(huán)路布置不宜穿越填充層內的伸縮縫。必須穿越時,伸縮縫處應設長度不小于200mm的柔性套管。
4.2.9分水器、集水器宜在加熱管鋪設之前進行安裝。水平安裝時,宜將分水器安裝在上,集水器安裝在下,中心距宜為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應小于300mm。
4.3側面絕熱層和填充層伸縮縫的設置
4.3.1在鋪設地面絕熱層的同時或在填充層施工前,應由地暖施工單位在與地面垂直構件交接處設置不間斷的側面絕熱層,側面絕熱層鋪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1)絕熱材料宜采用高發(fā)泡聚乙烯泡沫塑料,且厚度不宜小于10mm;也可采用密度不小于20kg/m的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其厚度應為20mm,應采用搭接方式連接,搭接寬度不應小于20mm。
(2)側面絕熱層應從輻射面絕熱層的上邊緣做到填充層的上邊緣。交接部位應有可靠的固定措施,側面絕熱層與輻射面絕熱層應連接嚴密。
4.3.2安裝單位應按施工圖中標注的位置安裝伸縮縫。施工圖中無標注時,在安裝加熱管的同時或在填充層施工前,應由供暖系統(tǒng)安裝單位按下列要求設置填充層伸縮縫:
(1)當?shù)孛婷娣e超過30m或邊長超過6m時,應按不大于6m間距設置伸縮縫,伸縮縫寬度不應小于8m。伸縮縫宜采用高發(fā)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板,或預設本板條待填充層施工完畢后取出,縫糟內滿填彈性膨脹膏或玻璃膠。
(2)伸縮縫宜從絕熱層的上邊緣做到填充層的上邊緣。
4.3.3加熱管的環(huán)路布置不宜穿越填充層內的伸縮縫。必須穿越時,伸縮縫處應設長度不小于200mm、直徑比加熱管大一號的柔性套管。
4.4混凝土填充層施工
4.4.1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tǒng)混凝土填充層為現(xiàn)澆層,用于保護加熱管,并起均熱蓄熱作用,同時增強地面強度。
4.4.2加熱盤管的豆石混凝土填充層厚度不宜小于50mm,加熱盤管的水泥砂漿填充層厚度不宜小于40mm,熱水管上填充層厚度不宜小于20mm,上部鋪設規(guī)格為φ3x50x50mm的鋼絲網(wǎng)片。
4.4.3混凝土填充式輻射供暖地面,豆石混凝土填充層上部應根據(jù)面層的需要鋪設找平層。沒有防水要求的房間,水泥砂漿填充層可同時作為面層找平層。
4.4.4混凝土施工嚴禁使用機械振搗設備。
4.5發(fā)泡水泥絕熱層及填充層施工
4.5.1澆筑發(fā)泡水泥絕熱層之前,應進行下列施工準備:
(1)對設備、輸送泵及輸送管道進行安全性檢查;
(2)根據(jù)現(xiàn)場使用的水泥品種,進行發(fā)泡劑類型配方設計后,方可進行現(xiàn)場制漿;
(3)在房間墻上標出發(fā)泡水泥絕熱層澆筑厚度的水平線。
4.5.2發(fā)泡水泥絕熱層現(xiàn)場澆筑工藝流程宜采用物理發(fā)光工藝發(fā)泡水光絕熱層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澆筑中應隨時觀察、檢查漿料流動性、發(fā)泡定性,應控制澆筑厚度及地面平整度。發(fā)泡水泥絕熱層自流平后,應采用刮板刮平。
(2)發(fā)泡水泥絕熱層內部的孔隙應均勻分布,不應有水泥與氣泡明顯分離層。
(3)當施工環(huán)境風力大于5級時,應停止施工或采取擋風等安全措施.
(4)發(fā)泡水泥絕熱層在養(yǎng)護過程中不得振動,且不應上人作業(yè);加熱部件應在養(yǎng)護期滿后敷設。
(5)發(fā)泡水泥絕熱層在澆筑過程中應同步見證取樣。
4.5.3填充層施工應具備以下條件:
(1)側面絕熱層和填充層伸縮縫已安裝完畢;
(2)加熱管安裝完畢且水壓試驗合格、加熱管處于保壓狀態(tài);
(3)溫控器的安裝盒已經(jīng)布置完畢;
(4)通過隱蔽工程驗收。
4.5.4混凝土填充層施工應由有資質的土建施工方承擔,供暖系統(tǒng)安裝單位應密切配合。
4.5.5水泥砂漿填充層施工應采用生產發(fā)泡水泥絕熱層的專用設備完成;表面抹平工作應在水泥砂漿初凝前完成,壓光或拉毛工作應在水泥砂漿終凝前完成。
4.5.6填充層施工中,加熱盤管內的水壓不應低于0.6MPa;填充層養(yǎng)護過程中,系統(tǒng)水壓不應低于0.4MPa。
4.5.7水泥砂漿填充層施工后,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7d,或抗壓強度應達到5MPa后,方可上人行走;豆石混凝充層的養(yǎng)護周期不應小于21d。
4.6溫控器選擇及安裝
4.6.1熱水系統(tǒng)電驅動式自動調節(jié)闊和戶內混水泵等用電設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電源回路應設過載、短路及剩余電流保護器。
(2)當采用AC220/380V交流供電方式時,不得相關管線,接線端子等有電氣線路連接的部分外露;用電設備外殼應做接地保護。
(3)當采用AC24V低電壓方式供電時,應與AC220/380方式
供電的電器元件、管線相互隔離,做好兩者的電氣絕緣。
4.6.2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tǒng)室溫控制可采用分環(huán)路控制和總體控制兩種方式。自動控制閥宜采用電熱式控制閥,也可采用自力式溫控閥和電動閥。
4.6.3溫控器設置及設計選型應符合以下要求:
(1)室溫型溫控器應設置在空氣流通能正確反映房間溫度的位置上,且在施工圖紙上應有標識.
(2)在需要同時控制室溫和限制地表面溫度的場合應采用雙溫型溫控器。
(3)選用地溫型溫控器時,地溫型溫控器的傳感器不應被家具、地毯等覆蓋物遮擋。
(4)溫控器設置高度宜距地面1.4m,或與照明開關在同一高度上.
4.7試壓:混凝土填充式供暖裝置戶內系統(tǒng)試壓應進行兩次,分別為澆筑混凝土填充層之前和填充層養(yǎng)護期滿后。
五、質量驗收
5.1混凝土填充式輻射供暖系統(tǒng)施工質量驗收應對下列內容進行檢查及驗收:
(1)原始工作面、防潮層、隔離層、絕熱層、伸縮縫、填充層、面層、均熱層等的施工質量,
(2)加熱管、分水器、集水器、閥門、附件、絕熱材料、溫控及計量設備等的質量及其安裝質量。
(3)發(fā)泡水泥絕熱層施工完畢后,在填充層施工前,應按隱蔽工程要求,由施工承包方會同監(jiān)理單位進行干體積密度、抗壓強度、導熱系數(shù)等分項中間驗收。
(4)沖洗。
(5)隱蔽前、后水壓試驗。
(6)地面質量,應無裂縫、刮痕、孔洞,平整度滿足以下要求:
六、其他
1、關于低溫熱水采暖管盤管施工施工速度比較快,住宅每天可施工5層/班組,填充層(混凝土的)施工每天施工3層/班組。
2、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應編制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進度計劃、勞動力需求計劃,完成技術交底;
3、在正式施工前進行樣板施工,部分地區(qū)要求樣板須經(jīng)質監(jiān)站驗收后方可大面積施工。
4、材料驗收合格并取得合格的材料復試報告;
考文獻:《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9-2010、《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guī)程》DB37/T5047-2015、《地面輻射供暖系統(tǒng)施工安裝》12K404、《山東省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guī)程》DB37/T5047-2015
1.1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以溫度不高于60℃的熱水為熱媒,在加熱管內循環(huán)流動,加熱地板,通過地面以輻射和對流的傳熱方式向室內供熱的供暖方式。
1.2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填充式地面輻射供暖:加熱管敷設在絕熱層上,需填充混凝土或水泥砂漿后再鋪設地面面層的地面輻射供暖形式,簡稱混凝土填充式輻射供暖。
二、供暖系統(tǒng)
2.1系統(tǒng)組成:加熱管、分水器、集水器、混水裝置、輸配管、絕熱層、隔離層、填充層、伸縮縫、防潮層、面層等。
2.2低溫熱水輻射采暖的工作壓力不宜大于0.8Mpa。

低溫輻射采暖地面構造
三、材料原則
3.1加熱管與分、集水器
3.1.1熱水地暖加熱管可用交聯(lián)聚乙烯(PE-X)管、耐熱聚乙烯(PE-RT)管、鋁塑復合管、聚丁烯(PB)管、銅管等,具體由設計根據(jù)系統(tǒng)工作溫度、系統(tǒng)工作壓力、使用壽命和連接方式等因素選擇符合國家現(xiàn)行相關標準的產品。
3.1.2加熱管壁厚應按系統(tǒng)實際工作條件按系列(S)確定,并符合《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guī)程》JGJ 142—2012附錄C的要求。
3.1.3銅和不銹鋼分水器、集水器應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塑料分水器、集水器應根據(jù)廠家樣本選用。
3.2絕熱層材料
3.2.1模塑、擠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發(fā)泡水泥等絕熱層,應根據(jù)其類型、導熱系數(shù)、密度、規(guī)格、厚度及熱阻值等技術參數(shù),按國家現(xiàn)行相關標準選用。
3.2.2發(fā)泡水泥絕熱層水泥宜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復合硅酸鹽水泥等。
3.3填充層材料
3.3.1豆石混凝土填充層材料強度等級宜為C15,豆石粒徑宜為5~12mm.
3.3.2水泥砂漿填充層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
(1)應選用中粗砂水泥,且含泥量不應大于5%;
(2)宜選用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
(3)水泥砂漿體積比不應小于1:3;
(4)強度等級不應低于M10.
四、施工工藝
4.1絕熱層施工
4.1.1絕熱層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熱阻或厚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絕熱板時,絕熱層熱阻(或厚度)不應小于表3.2.4—1的數(shù)值;

4.1.2反射膜的設置:反射膜設置應由設計確定,可與絕熱層在工廠復合體加工,也可在施工現(xiàn)場鋪設。鋪設反射膜時的接縫應在10mm以上,并用透明膠將接縫貼牢,防止在施工中反射膜移位。(PS:也可采用反射膜專用膠帶,效果更好。)
4.2加熱管的敷設
4.2.1現(xiàn)場敷設的加熱管應根據(jù)房間的熱工特性和保證地表面溫度均勻的原則,考慮管材允許的最小彎曲半徑,分別采用回折型(旋轉型)或平行型(直列型)等布管方式。熱負荷明顯不均勻的房間,宜采用將高溫管段優(yōu)先布置于房間熱負荷較大的外窗或外墻側的方式。
4.2.2加熱管距離外墻內表面不得小于100mm,與內墻距離宜為200—300mm,距衛(wèi)生間墻體內表面宜為100m~150mm。
4.2.3加熱管敷設間距的安裝誤差不應大于10mm。彎曲管道時,圓弧的頂部應加以限制,并用管卡進行固定。加熱管應設固定裝置。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固定:
(1)用固定卡將加熱管直接固定在發(fā)泡水泥絕熱層或泡沫塑料類絕熱層(包括設有復合面層的絕熱板)上;

(2)用塑料扎帶(嚴禁使用鋼絲扎帶)將加熱管固定在絕熱層的鋼絲網(wǎng)格上;

(3)直接將加熱管卡在泡沫塑料類絕熱層表面的專用管架或管卡上。

4.2.4加熱管彎頭兩端宜設固定卡;加熱管固定點的間距,直管段固定點間距宜為500~700mm,彎曲管段固定點問距宜為200-300nm。
4.2.5埋設于填充層內的加熱盤管不應有接頭,在鋪設過程中管材出現(xiàn)損壞、滲漏等現(xiàn)象時,應當整根更換,不應拼接使用。
4.2.6加熱供冷管或輸配管與分水器、集水器連接應采用卡套式、卡壓式擠壓夾緊連接,連接件材料宜為銅質。銅質連接件直接與PP-R塑料管接觸的表面必須鍍鋅。
4.2.7加熱管或輸配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連接處,彎管部分不宜露出面層。加熱管或供暖板輸配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下部閥門接口之間的明裝管段,外部應加裝塑料套管或波紋管套管。套管應高出面層150mm~200mm。
4.2.8加熱管的環(huán)路布置不宜穿越填充層內的伸縮縫。必須穿越時,伸縮縫處應設長度不小于200mm的柔性套管。
4.2.9分水器、集水器宜在加熱管鋪設之前進行安裝。水平安裝時,宜將分水器安裝在上,集水器安裝在下,中心距宜為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應小于300mm。

4.3側面絕熱層和填充層伸縮縫的設置
4.3.1在鋪設地面絕熱層的同時或在填充層施工前,應由地暖施工單位在與地面垂直構件交接處設置不間斷的側面絕熱層,側面絕熱層鋪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1)絕熱材料宜采用高發(fā)泡聚乙烯泡沫塑料,且厚度不宜小于10mm;也可采用密度不小于20kg/m的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其厚度應為20mm,應采用搭接方式連接,搭接寬度不應小于20mm。
(2)側面絕熱層應從輻射面絕熱層的上邊緣做到填充層的上邊緣。交接部位應有可靠的固定措施,側面絕熱層與輻射面絕熱層應連接嚴密。
4.3.2安裝單位應按施工圖中標注的位置安裝伸縮縫。施工圖中無標注時,在安裝加熱管的同時或在填充層施工前,應由供暖系統(tǒng)安裝單位按下列要求設置填充層伸縮縫:
(1)當?shù)孛婷娣e超過30m或邊長超過6m時,應按不大于6m間距設置伸縮縫,伸縮縫寬度不應小于8m。伸縮縫宜采用高發(fā)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板,或預設本板條待填充層施工完畢后取出,縫糟內滿填彈性膨脹膏或玻璃膠。
(2)伸縮縫宜從絕熱層的上邊緣做到填充層的上邊緣。
4.3.3加熱管的環(huán)路布置不宜穿越填充層內的伸縮縫。必須穿越時,伸縮縫處應設長度不小于200mm、直徑比加熱管大一號的柔性套管。
4.4混凝土填充層施工
4.4.1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tǒng)混凝土填充層為現(xiàn)澆層,用于保護加熱管,并起均熱蓄熱作用,同時增強地面強度。
4.4.2加熱盤管的豆石混凝土填充層厚度不宜小于50mm,加熱盤管的水泥砂漿填充層厚度不宜小于40mm,熱水管上填充層厚度不宜小于20mm,上部鋪設規(guī)格為φ3x50x50mm的鋼絲網(wǎng)片。
4.4.3混凝土填充式輻射供暖地面,豆石混凝土填充層上部應根據(jù)面層的需要鋪設找平層。沒有防水要求的房間,水泥砂漿填充層可同時作為面層找平層。
4.4.4混凝土施工嚴禁使用機械振搗設備。
4.5發(fā)泡水泥絕熱層及填充層施工
4.5.1澆筑發(fā)泡水泥絕熱層之前,應進行下列施工準備:
(1)對設備、輸送泵及輸送管道進行安全性檢查;
(2)根據(jù)現(xiàn)場使用的水泥品種,進行發(fā)泡劑類型配方設計后,方可進行現(xiàn)場制漿;
(3)在房間墻上標出發(fā)泡水泥絕熱層澆筑厚度的水平線。
4.5.2發(fā)泡水泥絕熱層現(xiàn)場澆筑工藝流程宜采用物理發(fā)光工藝發(fā)泡水光絕熱層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澆筑中應隨時觀察、檢查漿料流動性、發(fā)泡定性,應控制澆筑厚度及地面平整度。發(fā)泡水泥絕熱層自流平后,應采用刮板刮平。
(2)發(fā)泡水泥絕熱層內部的孔隙應均勻分布,不應有水泥與氣泡明顯分離層。
(3)當施工環(huán)境風力大于5級時,應停止施工或采取擋風等安全措施.
(4)發(fā)泡水泥絕熱層在養(yǎng)護過程中不得振動,且不應上人作業(yè);加熱部件應在養(yǎng)護期滿后敷設。
(5)發(fā)泡水泥絕熱層在澆筑過程中應同步見證取樣。
4.5.3填充層施工應具備以下條件:
(1)側面絕熱層和填充層伸縮縫已安裝完畢;
(2)加熱管安裝完畢且水壓試驗合格、加熱管處于保壓狀態(tài);
(3)溫控器的安裝盒已經(jīng)布置完畢;
(4)通過隱蔽工程驗收。
4.5.4混凝土填充層施工應由有資質的土建施工方承擔,供暖系統(tǒng)安裝單位應密切配合。
4.5.5水泥砂漿填充層施工應采用生產發(fā)泡水泥絕熱層的專用設備完成;表面抹平工作應在水泥砂漿初凝前完成,壓光或拉毛工作應在水泥砂漿終凝前完成。
4.5.6填充層施工中,加熱盤管內的水壓不應低于0.6MPa;填充層養(yǎng)護過程中,系統(tǒng)水壓不應低于0.4MPa。
4.5.7水泥砂漿填充層施工后,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7d,或抗壓強度應達到5MPa后,方可上人行走;豆石混凝充層的養(yǎng)護周期不應小于21d。
4.6溫控器選擇及安裝
4.6.1熱水系統(tǒng)電驅動式自動調節(jié)闊和戶內混水泵等用電設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電源回路應設過載、短路及剩余電流保護器。
(2)當采用AC220/380V交流供電方式時,不得相關管線,接線端子等有電氣線路連接的部分外露;用電設備外殼應做接地保護。
(3)當采用AC24V低電壓方式供電時,應與AC220/380方式
供電的電器元件、管線相互隔離,做好兩者的電氣絕緣。
4.6.2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tǒng)室溫控制可采用分環(huán)路控制和總體控制兩種方式。自動控制閥宜采用電熱式控制閥,也可采用自力式溫控閥和電動閥。
4.6.3溫控器設置及設計選型應符合以下要求:
(1)室溫型溫控器應設置在空氣流通能正確反映房間溫度的位置上,且在施工圖紙上應有標識.
(2)在需要同時控制室溫和限制地表面溫度的場合應采用雙溫型溫控器。
(3)選用地溫型溫控器時,地溫型溫控器的傳感器不應被家具、地毯等覆蓋物遮擋。
(4)溫控器設置高度宜距地面1.4m,或與照明開關在同一高度上.
4.7試壓:混凝土填充式供暖裝置戶內系統(tǒng)試壓應進行兩次,分別為澆筑混凝土填充層之前和填充層養(yǎng)護期滿后。
五、質量驗收
5.1混凝土填充式輻射供暖系統(tǒng)施工質量驗收應對下列內容進行檢查及驗收:
(1)原始工作面、防潮層、隔離層、絕熱層、伸縮縫、填充層、面層、均熱層等的施工質量,
(2)加熱管、分水器、集水器、閥門、附件、絕熱材料、溫控及計量設備等的質量及其安裝質量。
(3)發(fā)泡水泥絕熱層施工完畢后,在填充層施工前,應按隱蔽工程要求,由施工承包方會同監(jiān)理單位進行干體積密度、抗壓強度、導熱系數(shù)等分項中間驗收。
(4)沖洗。
(5)隱蔽前、后水壓試驗。
(6)地面質量,應無裂縫、刮痕、孔洞,平整度滿足以下要求:

六、其他
1、關于低溫熱水采暖管盤管施工施工速度比較快,住宅每天可施工5層/班組,填充層(混凝土的)施工每天施工3層/班組。
2、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應編制施工方案或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進度計劃、勞動力需求計劃,完成技術交底;
3、在正式施工前進行樣板施工,部分地區(qū)要求樣板須經(jīng)質監(jiān)站驗收后方可大面積施工。
4、材料驗收合格并取得合格的材料復試報告;
考文獻:《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9-2010、《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guī)程》DB37/T5047-2015、《地面輻射供暖系統(tǒng)施工安裝》12K404、《山東省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guī)程》DB37/T5047-2015
本文 暖如家收集整理,若有需求請告知.聯(lián)系我處理.網(wǎng)址:http://www.gsealy.cn/kongqi/17292.html
標簽:歐思丹空氣能熱水器專賣店電的空氣能熱水器農村做一套地源熱泵要多少錢空氣能安裝流程視頻隴星暖氣片廠家電話科霖空氣能售后維修電話最新十大空氣能排名榜空氣能熱水器一般一天用多少度電空氣能熱水器市場分析空氣能取暖哪個品牌質量好生能空氣能八匹價格太陽雨空氣能3匹主機價格空氣能熱泵供暖系統(tǒng)家用費電嗎長虹空氣能8匹價格采暖伽帝芙空氣能6匹價格空氣能熱泵烘干機有哪些品牌進口空壓機十大名牌空氣能采暖安裝詳細圖太陽雨空氣能210升
暖如家暖氣片壁掛爐空氣能網(wǎng)站
聲明
1.本站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文章,感謝互聯(lián)網(wǎng)提供;3.經(jīng)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若有疑問聯(lián)系微信:nanhu9181